“周五一结束工作就直奔上海!”
自从上海取消了签证,街头的“韩”氛围明显增强了。
在外滩欣赏夜景,南京路品尝烧烤……几乎每5分钟就能看到一个韩国人经过。
在满街都是思密达的情况下,上海的富哥富姐也纷纷开始“搞事情”。
他们每天都早早起床,富姐们精心打扮,向韩国人展示国际时尚之都的魅力。
富哥们则显得更为随意,尽管是腊月,他们仍愿意穿上羽绒服,驾着敞篷车在街上兜风,成为上海的独特风景线。
若是在过去,上海人要是将羽绒服与敞篷跑车搭配,肯定会遭到嘲笑,因为这样的搭配显得过于夸张。
然而这次面对韩国游客,网络上罕见地发出呼声,要求全力以赴,展示出上海的方言和精彩场面,争取大放异彩。
因此,在上海的街头巷尾,特别是韩国人集中聚集的武康路,豪车每天都成群结队地聚集。
听说为了减少拥堵,上海的富豪们私下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并制定了排班表,实行每天三班制,各种豪车轮流上场。
这群小姐和少爷们本来习惯于白天隐匿,晚上才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时间,但这次为了迎接韩国游客,他们甚至调整了作息。
一大早,他们便驾着限量版的敞篷车前往武康路,因为那里聚集了最多的韩国人。
早起的原因还在于那里的豪车数量众多,如果晚到的话就很难找到停车位。
他们的分工十分清晰,一部分专门负责在街上炫耀,另一部分则停靠在路边供人拍照,强调的是“不能在韩国人面前失去面子”。
只要在街上看到“顺产头、大风衣,还有一个精致水光肌的女孩跟随”,基本上可以确定那就是韩国人。
这些韩国人在来到上海后,确实感到颇为“震惊”。
值得一提的是,免签政策一旦对韩国实施时,确实在韩国国内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
一些韩国人对此充满期待,作为邻国,交通便利的同时,他们也渴望亲身体验真正的中国文化和习俗。
然而许多韩国人持消极态度,他们的观念比较陈旧,心中对中国的印象仍停留在几十年前,认为那里依然破旧和落后。
因此,他们毫不掩饰地表达,“即使免费邀请我,我也不太想去”,“为什么要去中国旅游?不如把这些钱用来去日本。”
然而当韩国人抵达上海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荒谬。
曾几何时,他们对中国之行极为厌恶,如今的韩国人却热衷于来中国旅游。
新天地的步行区被“思密达”的声音环绕,武康大楼和安福路等网红打卡地点纷纷迎来了大量韩女前来拍照,连平时客流量不大的烧烤店也变得人满为患。
实际上,在上海迎来“韩”热潮之前,中国城市中最受韩国人欢迎的是湖南的张家界。
他们认为天门山景区不仅风景优美,而且面积广阔,游玩一圈需要四天时间,旅游体验感极为丰富。
抵达上海后,他们意识到中国的城市规模都相当庞大。尽管上海在中国的面积排名大约在第30位,但其面积却是韩国首尔的十倍。
原本以为利用周末的时间,可以像特种兵一样迅速游览一遍上海。
然而现实是,没有提前做好攻略的韩国游客,连黄浦区两天都游玩不完。
这些涌入的游客为上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长,毕竟那些能出国旅游的韩国人,观念普遍较为开放。
抵达后选择的酒店必须是最豪华的,最低也得是四星级;外出就餐一定要打车,以确保自己过得舒适。
74元的两个球冰淇淋和20元一根的草莓糖葫芦吸引了大量韩国游客排队争相购买,他们在视频中表达了“花这钱非常值得”的核心观点。
“韩国人认为上海的物价很实惠”,许多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暗自高兴。
尤其是在韩国财阀小姐分享她的账单后,更是引发了许多人的感慨:238一例的粥终于迎来了它的泡菜,而频繁遭受网络炮轰的“沪币”也终于找到了能够理解其运算体系的人。
这位韩国财阀的小姐,吃了一顿饭花费了46万,仅服务费就超过了4万,真是奢侈得令人咋舌。
当许多人认为这位富姐是在浪费钱时,她却不禁赞赏道:“这笔花费是非常值得的。”她表示餐厅的服务相当出色,而1976年的罗曼尼康帝酒也十分美味。
当然,这种生活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实际上,来中国旅游的多是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韩国人。
然而在上海,他们丝毫不吝啬自己的钱包。对于19块的炒面,他们觉得非常满意;而在网红餐厅用餐时,除了餐费外,还花了200块用于妆发和服装,他们付账时也是毫不犹豫。
他们甚至对394元的午餐和698元的晚餐赞不绝口,认为价格非常划算。
尤其是某些自助餐厅提供无限量的西瓜、哈密瓜等水果,令很多韩国人感到震撼。
因此在上海的一些高档海鲜自助餐厅,你会看到有人疯狂享用西瓜,却完全不碰海鲜。
不得不承认,我们真的不懂得珍惜身边的幸福。如果韩国人得知我们夏天西瓜只要5毛钱一斤,可能会忍不住流下羡慕的眼泪。
面对这些消费能力极强的韩国顾客,沪上年轻的一代也积极迎接这股流量,主动展示自己的实力,令韩国人感受到上海的魅力与消费的价值。
在寒冷的冬天,富哥富姐们们提前在保温杯里泡好感冒灵,身穿厚厚的大羽绒服,驾驶着限量版的敞篷跑车在街头炫耀。
面对众多气势逼人的跑车,韩国游客也不禁投去赞叹的目光,掏出手机迅速拍照留念。
在这一瞬间,地方特色和风俗人情随着引擎轰鸣声而变得栩栩如生,任何建筑或美食都无法与当地人表现出的精神状态相媲美,更显真实动人。
而富裕的朋友们驾驶豪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通过展现上海的财富和时尚氛围,让韩国游客感受到上海人的魅力。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以最直观的方式向韩国游客传达,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与经济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最终,来上海旅游的韩国游客通过视频和图片在社交媒体上盛赞中国和上海。
这种前往上海度周末的趋势正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对最低时薪为54人民币的韩国人而言,去上海旅游的经济压力也不算太大。
可以说,创造“韩国人来上海旅游”这一概念的人真是个天才,他为上海这个问题找到了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真是双赢的局面。
同时也希望韩国朋友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是上海,中国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城市,何不抽出时间多去游览一下呢?
#深度好文计划#
